第十二章高奏凯歌
此番一战,彻底瓦解了黄巾军,铲除了老巢,遣散了众多民军。
功劳簿上又记录下了我们三人。
在敌军大本营中,我们收缴了大量的珍奇异宝,所获金钱无数。
历史上所有揭竿起义的军队,一开始都觉得受尽压迫和奴役,想要奋起反抗,然后纠结一些仁人义士,定下个远景目标,编造个造反口号,哗变底层劳苦民众。
但是随着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政权后,这些人又逐步丧失了当初的起义纲领,没有将推翻压迫或者获取自由作为斗争的最终目的,反而,在权利的熏陶和物质的引诱下,逐步迷失了当初的初衷,以至于更加贪婪、残暴、荒淫!
甚至比当权者更甚。
眼前这一堆堆的财物就是很好的证明。
终于一切信仰和追求都是充满变数的旅途,或许你刚刚出发的时候,踌躇满志,但是随着车轨的进行,在你面临路上绝美风景或者曲折沟壑的时候,就是感受到不一样的冷热酸甜,心境也会悄然改变,可能你就会慢慢遗忘最早出发的初衷,忘了要到哪里去,对当初或奢望、或迷恋的事情,失去了感觉。
人都是这么进化的,从最初的原始生物,进化成了物欲横流、虚荣奢华、利欲熏心、觊觎权利的物种。
面对这么多的财物,几位老板,特别是刘老板建议收拾起来,打包装车,运回南阳郡,向刘焉太守轻功,到时候肯定会加官进爵,封妻荫子。
吕窦大爷沉思半晌,觉得不妥,他说:“正可谓功高不可盖主,我们此番一战,可以说是替政府解决大麻烦,这件事要是禀报天子,势必会引起一阵抢功夺劳的混乱,如果刘焉太守秉公正义还好说,如果他要是贪功误人,咱们岂不是被人售卖了,还替人家数钱?”
我们听着有理。
“不如这样,”吕窦大爷接着说,“命人先行回南阳回报军情,汇报我们旗开得胜,已经剿灭黄巾军大半,但仍还需三月光景,就可以铲除余寇,再班师回朝。”
我们频频点头。
“这些金银珠宝,我们姑且收好,藏于军营内,暂不上奏,等到最后功劳贴和嘉奖令下来,我们再上缴不迟。”
大家觉得这么做更为妥当。
我们在敌人军营暂且停留,让人回去禀报。我连夜写了封信,里面对占据战况略加描述,并且满满的纸张上写上了思念之情。信让军卒一同捎回,交给雕蝉。
利用剩下的时候,我们又酿了一顿桃花醉,犒劳远行的军兵。
但是一想,值得犒劳的就我们几个。
大家开怀畅饮,编舞奏月,着兴的庆祝了几天。
一月有余,送信小卒回来,将南阳郡内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我们,原来南阳太守刘焉贪功心切,觉得我们破了黄巾军是大功一件,万万不能让刚入朝纲的我们抢功。于是,他上表洛阳天子,把一切功劳揽到自己头上。
这倒没什么,毕竟下属卖命,上级请赏,倒没什么过分的,但是为了独揽功劳,他竟然在奏章中说我们延误战机,造成大量人员伤亡,是他力挽狂澜,神机妙算,才最终扭转败局,一举歼灭敌人。
这就有点过分了。
我们是满怀报国热血,行大丈夫之义,扶国安民,既不求荣华富贵,也不求升官加爵,根本没有想过要抢功躲第。
但是,也不能把我们当做别人沽名钓誉的牺牲品。
想到这里,我们义愤填膺的想回去找太守算账,然后集结军队,班师回南阳。
一路上,大家正在争论如何同刘焉太守辩解,这个时候,前面跑来一匹快马,下马求见三位大爷。
叫过来打听,才知道是暂居南阳郡的家眷们派快马来送信,告诉我们太守刘焉为了独吞战功,定了个计策,哄骗我们入城,然后再酒席宴上除掉我们。
好歹毒的计策,我们战功显赫,还未受到任何表彰,竟然会有性命之忧。
我们顿时觉得,大汉气数已尽。
当务之急,是如何解决现在的棘手问题。如果止步不前,停止行军,则违背军令,我们家眷尚在城中,他们恐有性命之忧。如果贸然进城,可能会遭人暗算。
几个老板商量了一下,并且征求了一下吕窦大爷的意见,我们觉得还是先回南阳就再说。
我们觉得大功既成,刘太守不会直接明目张胆的诛杀我们,肯定会找个理由治罪,这个时候还要一定的时间,足够我们营救出家眷。
一切商议得当,我们接着赶路。
幸亏通过此番一站,我们所获无数军饷,队伍也扩大多倍,底气更足。
不多日,回到南阳郡边,我们让队伍放慢脚步,争取午夜时分回到城中,这样就可以先回寝宫休息,见一下家眷,然后再应对第二天的征见。
进城的时候,已经后半夜了,南阳太守刘焉下令,军队只需住宅城外,大小军校才可以入城。
当夜,想必雕蝉已经入睡,我想稍加休憩后,来日在见她。
没想到,刚到门庭外,就看着院内灯火通明,院里人声鼎沸,欢欣鼓舞。原来,他们都还没有睡,一直等着我们凯旋。
几位老板各自的夫人走出门口迎接,有的泪眼汪汪,有的含情脉脉。
大家分别诉说分别思念之苦。
而我却没有看到雕蝉。
此时,时至深秋,院里颇凉,秋虫沉吟,月圆如盘,我走到雕蝉窗外,看到里面烛光摇曳,雕蝉的身影映射在窗前。
我低头沉思细算,计算得此次分别半年有余,时间飞快飞过,时间的卷轴如同奔腾的战车轮,带走万千情思和离别愁绪。
雕蝉听到声响,踱步走出来,她那身白色的衣衫,在月光的照射下犹如一只飞舞的白色蝴蝶,轻盈的抖动。
我给他讲述了这半年的出军之旅的情况,将我们的功劳告诉给她。
她甚是欢喜,硬往我手里塞下早上新采摘来的小枣,我边说着,他变听着,直到天色大亮。
第二天,我们稍整军容,太守府派人送信,说太守让我们前往赴宴,说要给他们轻功。
看来他们居心叵测啊!
我们几个紧急商议,然后一致决定,先由我、吴蒹乐和石匠护送家眷们出城,同大部队汇合,大家乔装打扮,装作日常家人模样,偷偷出了城,在城外军中住宅安顿下来。
然后,我让吴蒹乐在军中坐镇,然后我和石匠又返回城中。
宴席定的第二天中午,地点定在太守府内。
当天夜里,我们又聚集到一起,商议如何应对此次宴席。
这个时候,门卒禀报,说门外有人访客。
我们惊愕一顿,觉得这个时候谁会来我们这里,便赶紧让人请人来。
不久,客人进庭,竟然是邹将军。
当初正是通过邹将军引荐,我们才被招入太守军麾下。
他面色微露愧色,形态拘泥,进来后首先对这几个老板抱拳拱手,以此问好,大家相互寒暄几句,分宾主落座。
他先对我们这次胜利表示恭贺。
接着,然后说道:“各位都是侠肝义胆,心系苍生的义士,我与各位巧缘同结大义,共佐朝廷,实乃我之幸。”
接着,他看了下门外无人,接着说,
“各位远征出行,功勋卓越,本应该彪炳青史记,但是此次凯旋,恐怕不仅不会受到嘉奖,反而引祸上身啊。”
我们听后,觉得邹将军是来送信的,不免心生敬意。
吕窦大爷问道,“不知道祸从何来?”
邹将军叹气一声,说道:“太守刘焉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,表面上让你们除暴铲贼,但又不给拨付军马粮草,说明没指望你们真能围剿了黄巾军。”
他环视了四周众人,接着说,“没想到各位兵发神勇,以寡博众,竟然短短半年剿灭了叛军,这下太守刘焉岂能不贪功,这可是个直通中央的好机会。”
接着,他攥起拳头,胳膊上青筋迸起,说道:“刘焉贪功心切,岂能容你们存活,于是明日中午摆下了鸿门宴,然后在庭后布满了若干刀斧手,酒里也下了药,然后听刘焉摔杯为号,想把你们乱刀分尸啊!”
我们听后,顿时觉得十分气愤!
“所以,今天特来送信,请各位英雄赶紧收拾东西逃走吧,免受这卑劣的冤屈。”
我们听完,对邹将军深表感谢,他毕竟是冒着很大风险来送信的。
众人送走邹将军,然后商议是逃走还是留下。
大家认为,如果此时逃走,会显得慌乱无比,后半生可能又要颠沛流离下去,并且,还会让刘焉这种卑鄙小人得逞。
但是赴宴的话,也需要做个完全的准备,不能有半点失算。
我们商量了好久,订下赴宴的策略。
随后,我找来石匠,问他:“你觉得什么样的石头最坚硬?”
“北辽的金刚石。”
“这种石材便于凿刻么?”
他疑惑的看着我,说道:“难度很大,需要专门的削刀。”
“这南阳郡城内,可有这石头,这刀具?”
“我在南街的玉石店见过,不知道需要多大的石料?”
我看了他一眼,说道:“需要能够凿刻出一个喝酒用的杯子的尺寸。”
他很疑惑的说着,“这个尺寸的不好找,而且价格不菲。”
“价钱你不用担心,此次剿灭黄巾军咱得到的珠宝无数,你就赶紧去寻找石料。”
他回声答应,然后出去巡街,不久买回来一块拳头大小的金刚石。
我让他立刻开工,抓紧时间凿刻,杯壁要厚,杯底要厚,不易摔碎的。
多亏了石匠心灵手巧,不用半日,酒杯削凿完成。为了坚固,这个杯子分为内外两层,里头一层宽厚坚硬,外层光滑亮目,中间夹层用羊绒、鸭毛、棉麻等填上,起到缓冲的作用。
我们拿到房顶上,从距离地面七八丈的地方扔了下去,酒杯只发出个沉闷的声响,既没破,也没碎。
效果很好。
为进一步提高韧度,我让石匠在外层涂上了酿酒醪糟研磨成的米浆,风干画上精密的图案,远远望去是光彩夺目,玲珑剔透,让人爱不释手。
当夜,我们拉来了几坛之前酿造的桃花醉,连上这个精美的杯子,连夜送到邹将军附上,让邹将军明天送到宴席上。
我们准备好各自的兵器,分别隐藏到贴身处。
一切准备妥当,第二天中午时分,我们一行来到了太守府。
刘焉太守见到我们,假惺惺的起身迎接,说了些客套话,然后将我们领到宴客厅内。
宴客厅长方形布局,太守在里面主位,其余人各席坐再两侧,主位后面有屏风,两侧墙上各有暗门,估计里面藏着手持利刃的刀斧手。
我们坐了下来,桌榻已经摆放好了菜品和酒。
想必现在酒里已经下了毒。
太守说:“今日设宴,一是为了犒劳各位英雄旗开得胜,为大汉铲除了最大的隐患,另一个是分别半年有余,甚是思念,今天我们一定要放开饮酒,一醉方休!”
说起来,他举起手里酒杯,接着说:“明日,我就书写撰文,上报天子,给你们请功。”
这个时候,邹将军拉着桃花醉到了厅堂,吕窦大爷说道:“刘太守,今天为了跟太守把酒言欢,我们拉来了出征前就酿好的桃花醉,不如咱们品尝一下这个酒如何?话说起来,我们桃花醉基本上都是酿完酒喝完了,这次出征倒是给我们了窖藏的机会,今天咱们尝尝存放半年的酒味道如何,咋样?”
太守听到,面露难堪,但是又不得反驳,只好吩咐人将原酒撤下,换成我们的桃花醉。
果然,酒坛开封,香气四溢,桃花醉具有显著特点的香气,在时间的沉淀中,变得更加的醇厚,这味道勾人魂魄。
这时,邹将军走到太守前,说道:“刘太守,好酒需要配好杯,今日我们得到绝美酒杯一个,陪着这醉人的桃花醉,喝起来应该更加美味。”
说完,将酒杯递给太守。
太守结果来,发现酒杯果然美轮美奂,在阳光的照射下,映射出五彩斑斓的光,他大呼过瘾,然后让人斟满酒。
然后频频举杯,让我们多喝。
三位老板喝的非常尽兴,似乎已经忘记了后面暗门中的刀斧手,他们正在支着耳朵,听破杯信号。
我、吴蒹乐、石匠和吕窦大爷就是象征性的小酌几口。
当然,酒是很好喝,我们都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,控制不要多喝。
不多久,三位老板醉意朦胧,说话飘飘的。
刘太守看喝的差不多了,手抄起那个金刚石酒杯,往作桌案上猛的一拍,杯子发出很沉闷的响声,把檀木做的桌子敲了一块凹印。
所有人都很奇怪的看着他。
刘太守一看杯子没坏,赶紧抢过话来,免得让席下生疑。
“想起黄巾军残害生灵,我就气愤不已,刚才气的我拍放酒杯。好在他们已经被你们剿灭,真实苍天有道啊!”
说完他猛地灌下自己一杯。
我们纷纷跟着喝了一杯,接着是整个大厅的尴尬和静默。
又静默了片刻,刘太守端起酒杯,瞄着宴庭内的石板地面摔了过去,酒杯碰到地面后连弹了几下,接着蹦到我们桌前。
还是没碎,发出了穿棉裤放屁一样的沉闷响声。
暗格门里的刀斧手门根本没听到。
大家又是一顿尴尬,面面相觑。
刘太守额头开始渗汗,解释道:“有老鼠!”
硕大个太守府,怎么会有老鼠呢,守卫森严,卫生达标。我们心里觉得即生气,又搞笑。
我赶紧把杯子送回到太守桌案前,让人又将酒斟满。
“我是说黄巾军兼职就是一群鼠辈,幸好被你们剿灭,从此苍生无忧了。”
说完,他自己又猛灌一大杯。
大家稍作休息,吃菜的吃菜,吃点心的吃点心。
见大家的精神稍微松懈了,太守径直起身,将酒杯放到地面上,抱起旁边一个重达百斤中的立式鹤型香炉,砸向酒杯。
摔坏了香炉的一个鹤嘴出烟口,发出强烈的金属撞击的声音。
杯子依旧完好无损。
这时,暗格内也发出一阵阵激烈的窃窃私语,好像是探讨听到金属撞击声,要不要出来。
最后,还是没出来,因为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摔杯为号。
我们一群人又看着刘太守将一百多斤的立式鹤型香炉放回原处,只不过缺了一块。
累的他气喘吁吁,我们都在看他还怎么解释。
他脸色苍白,气喘吁吁的坐到桌前,一语不发,像一个刚受完气的孩子,他怒目圆睁的盯着这个酒杯。
我们问道:“太守何故如此?”
太守变了脸色,恶狠狠的说出两个字:“杯剧。”
说完,他站起身来,冲着我们说:“你们还真把自己当英雄了,一群贩夫走狗,领着一群老弱病残,竟然也想摇身一变成为救国英雄,真是可笑。我故意不给你们粮草,就让让你们去试探一下黄巾的水平,当个探路虫,喂狼的肉,还真没想到你们竟然真把黄巾给灭了……”
他哼了一下,接着说:“我岂能让你们仅靠一战之功盖我半世的勇猛,更不能让你们功高盖主,所以今天你们就甭想活着离开。”
说完,他抽出腰间佩剑,大喊一声,“刀斧手快出来!”
我们也都忍不住了,心想这群人怎么还不出来,真实急死人了。
暗格里面一阵骚乱,一群人嘟嘟囔囔又议论了一番,最后哥几个觉得虽然没有摔杯为号,但是毕竟一把手直接下命令了,干脆杀出去看看情况。
于是暗门打开,一群人身穿素衣,腰系丝带,手持断刃的彪形大汉,依次从暗门出跳出来。
这个时候,吴蒹乐早就跳到了门外,他抽出杀猪刀,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阵势,出来一个捅一个,只听见扑哧扑哧几声,鲜血四溢,惨叫连连,不一会就倒地一片。
吴蒹乐来不及擦拭滴血的刀刃,怒目凝视刘焉。
刘焉此时六神无主,七魂已破,看见倒在血泊中的刀斧手,体似筛糠,瘫倒桌椅之下。
吴蒹乐举起刀,正欲砍下,只听吕窦大爷喊道:“且慢动手!”
吕大爷向着我们说:“刘焉贪功弑臣,品质恶劣,十分该杀。但是若一刀砍下,我们就再次成为诛杀朝廷命官的逃犯。”
他看了一看我们,用手指了指瘫坐在地的刘焉:“这种人,早死晚死都一样,我看先让几个人囚送回洛阳,将他的丑事上报,我们才不至于这么憋屈。”
我们听着似乎很有道理,但是又各有顾虑。
吕大爷看出我们顾虑,接着说:“我有一侄子,叫吕布,早期在并州刺史丁原账下任职,现跟随丁原回到了洛阳,听说丁原现在已经担任了洛阳大将军,不如我们先回去找我侄子,到时候将刘焉的所作所为上报大将军,然后听天子发落。”
我们听后,觉得此法可行,便让人做了囚车,收集刘焉罪证,择日出发前往洛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