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沐在藏书阁角落的石桌前一坐就是三天。
她完全沉浸在那本《算经杂谈》里。这本书成书至少几百年,里面的算术方法和现代珠算类似,但更偏向于筹算,步骤繁琐。
饶是如此,对江沐来说也足够有用了。
她用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,反复推导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,甚至尝试着用算盘原理改进计算方式。
“师姐,您这是在……练什么功法?”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江沐的思绪。
江沐抬头,发现是负责打扫二楼的小杂役弟子,一个看起来十四五岁、眼神还有些懵懂的小丫头。
“没什么,随便看看。”
江沐把草纸迅速收进随身的布袋里,拍了拍手上的炭灰。
小丫头歪着头,好奇地打量着她:“师姐看得好认真呀,这些书……很难懂吧?我上次帮李长老整理书架,看到上面的字都不认识呢。”
“还好,都是些……算数。”
江沐随口答道,“你对藏书阁熟吗?”
“熟呀!”小丫头挺了挺胸脯,“我叫小菊,从十岁就在这里打工了。师姐要是有什么想找的书,或者想吃什么点心,都可以跟我说哦!”
小丫头眼睛亮晶晶的,透着一股机灵劲儿。江沐看着她,突然有了主意。
“小菊啊,”江沐放下树枝,笑着问道,“你在藏书阁打工,一个月能赚多少灵石?”
小菊愣了一下,掰着手指头算了算:“回师姐,杂役弟子没有月例,不过李长老偶尔会赏些点心,或者让我们去膳堂帮忙,能混顿饱饭。要是能帮上忙抄写典籍,李长老会给我们一些……嗯……宗门贡献点。”
“贡献点能换东西吗?”
“能呀!”
小菊眼睛更亮了,“贡献点可以在宗门坊市换些符箓、丹药,或者……偷偷换点吃的用的。不过很少,买不了什么好东西。”
江沐点了点头,心里有了盘算。
她穿越过来半个月,还没见过这个世界的“货币”体系。原主的记忆里,山村生活贫瘠,连银钱都少见,更别说灵石了。
合欢宗作为大宗门,内部应该有自己的流通方式。贡献点,恐怕就是其中一种。
“小菊,”江沐凑近她,神秘兮兮地说,“你想不想……多赚点贡献点?”
小菊使劲点头:“想啊!如果能多换点吃的,就不用天天啃冷馒头了!”
“那……你帮我个小忙,我教你个赚钱的法子?”江沐循循善诱。
小菊有些犹豫:“师姐,我能帮上什么忙呀?我只会打扫……”
“很简单。”
江沐从布袋里拿出一张写满了数字和符号的草纸,“你看,这是一种……嗯……新的计算方法,比你们现在用的快很多。我需要你帮我做些……统计工作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江沐开始“忽悠”小菊。
她告诉小菊,自己正在研究一种“速算神功”,需要对宗门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比如膳堂每天消耗多少粮食,外门弟子的人数变化,甚至藏书阁书籍的借阅频率等等。
作为回报,她会教小菊这种“速算神功”,并且帮小菊赚取贡献点。
小菊虽然懵懵懂懂,但对“速算神功”和“贡献点”充满了向往,加上江沐看起来不像坏人:至少比那些眼高于顶的外门弟子和别有用心的师兄师姐好说话,便稀里糊涂地答应了。
于是,江沐开始了她的“商业调研”。
她让小菊偷偷统计:
1.膳堂每日消耗的主食(米饭、馒头、面条)、菜品(素菜、荤菜)、汤品种类和数量。
2.各个外门院落弟子的日常用水量(通过观察水井打水次数和运水车次估算)。
3.藏书阁各类书籍的借阅登记本,记录哪些书籍最受欢迎。
这些数据零散而繁琐,但江沐凭借着现代数据库和数据分析的思维,将这些信息整理归类。
几天下来,小菊跑得腿都细了,但眼睛里的光芒却越来越亮。
江沐教她的“速算”方法(其实就是简化版的加减乘除和分类统计),让她计算速度确实快了不少,连带着平时打扫的时间都缩短了,还能摸鱼吃点好的。
这天,江沐看着小菊递上来的一叠厚厚的统计报表,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“小菊,干得不错!”江沐拍拍她的脑袋,“按照我们的约定,这些统计结果,够换你十点贡献点了。”
小菊接过江沐递来的一小块刻着数字“10”的木质令牌(这就是贡献点的载体),激动得小脸通红:“谢谢师姐!谢谢师姐!”
“先别急着谢。”江沐神秘一笑,“接下来,我们要做的,是把‘数据’变成‘钱’。”
她指着报表上的几个条目:“你看,膳堂每天消耗的猪肉最多,其次是青菜。但是,根据外门弟子的人数和用水量来看,荤菜的消耗似乎有些偏高,而素菜的种类太少。”
小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“我的意思是,”江沐压低声音,“我们可以……做点小买卖。”
“做买卖?在宗门里?”小菊吓了一跳,“这……这是不允许的吧?”
“谁说我们明着做?”江沐眨眨眼,“我们可以‘悄悄’做。比如,膳堂的猪肉买贵了,或者青菜不够新鲜,我们可以……从外面偷偷弄点更好的、更便宜的进来,然后……‘换’给他们。”
她简单地给小菊解释了她的计划: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宗门的物资需求和采购漏洞,然后通过某些渠道获取更优质的食材,再以低于膳堂采购价的价格“私下”卖给膳堂的采买管事或者负责做饭的杂役。
利润分成,一部分给小菊,一部分用来改善两人的生活。
小菊听得目瞪口呆,随即眼中迸发出兴奋的光芒:“师姐,这……这能行吗?”
“试试看呗。”
江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“反正我们只是‘改善伙食’,又没偷没抢。再说,膳堂的采买管事王胖子,我听说他最喜欢吃甜食了。我们可以……从山下弄点好点的糖来,跟他‘换’点便宜的猪肉。”
江沐的计划大胆而粗糙,但却意外地可行。
她利用自己对现代商业逻辑的理解,结合这个世界宗门采购的灰色地带、底层杂役的需求,硬是挤出了一条“生财之道”。
接下来的日子,江沐表面上依旧每天去藏书阁“看书”,实际上却在和小菊秘密筹划着她的“第一桶金”。
她让小菊利用打扫的机会,留意膳堂采买管事王胖子的喜好和行踪。
自己则翻遍了从山下带来的那个旧背包,希望能找到什么“宝贝”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她在背包夹层里找到了一小袋用油纸包着的……辣椒面!
这大概是原主父亲打猎时用来腌制肉类的调料,但在这个饮食普遍清淡、调料匮乏的世界,这包红彤彤的辣椒面,无疑是稀罕物。
“小菊,明天你去膳堂,找机会把这个给王胖子尝尝。”
江沐把辣椒面递给小菊,“就说是……一个‘热心’的师姐送的。”
小菊捏着那包小小的辣椒面,感觉像是捧着什么烫手山芋:“师姐,这……这能行吗?”
“试试看。”江沐笑道,“记住,要表现得神秘兮兮的,就说‘此物名为辣椒,产自海外仙山,有奇效,若能常食,可增进食欲,强身健体’。看他什么反应。”
第二天傍晚,小菊兴奋地跑来找江沐。
“师姐!成了!成了!”小菊激动得语无伦次,“王胖子尝了之后,眼睛都亮了!他说他从没吃过这么带劲的东西!求我无论如何要再给他弄点来!还问我……还问我师姐您想要什么好处!”
江沐心中了然,看来第一步成功了。
“我跟他说,”小菊喘着气继续道,“我师姐不求别的,就想让膳堂的菜……能好吃点,别总让我们啃馒头。要是王胖子您答应,以后有什么好东西,别忘了我们就行。”
“王胖子怎么说?”江沐追问。
“王胖子连连点头,说没问题!还说让我转告师姐,以后有什么‘好东西’,尽管拿来,价格好商量!”
小菊拍着手,“师姐,我们……我们要发财了吗?”
江沐笑着摸摸小菊的头:“发财还早着呢。先稳住他,下次……我们给他送点更‘特别’的。”
她心里清楚,这只是个开始。利用信息差和手头有限的资源,她或许真的能在这个世界,为自己挣得一丝喘息的空间。
至于什么先天合欢体,什么宗门重任,在“赚钱”和“吃饭”面前,暂时都得靠边站!
她的咸鱼之路,似乎找到了一条……可以自给自足的新方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