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> 玄幻奇幻 > 朱元璋奉天反明 > 第003章 五代十国,后周覆灭

第003章 五代十国,后周覆灭(1 / 1)

——书接上回——

柴宗训年幼的脸庞上闪过一丝慌乱,但他很快镇定下来,目光坚定地望向身旁两位德高望重的宰相~~范质与王溥。经过一番紧急商议,范质沉稳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,宣布将派遣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,由赵匡胤将军亲自率领,即刻启程,前往边疆迎敌,保卫国家安宁。

赵匡胤接到命令后,没有丝毫犹豫,迅速集结部队,铁骑如龙,气势如虹,向着边疆疾驰而去。

沿途,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,目送这支英勇的军队,眼中既有不舍也有期盼,希望他们能早日凯旋归来。

而严浩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,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
不久之后,赵匡胤的军队抵达了离开封仅几十里之遥的陈桥驿。

夜色如墨,寒风凛冽,军营中却灯火通明,赵匡胤正与众将领商讨战事,突然,营外传来一阵喧闹,紧接着,无数的将领身披铠甲,手持兵器,涌入营帐,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,齐声高呼:“天命所归,赵匡胤当为帝!”

赵匡胤惊愕之余,试图安抚众人,但声音却被更加汹涌的呼喊淹没。将领们情绪激动,一致要求赵匡胤顺应天命,建立新朝,国号为“赵”。

军营内外,火光冲天,士气如虹,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在紧张与激烈中悄然上演。

与此同时,在繁华的帝都,那位历经十朝风雨的老臣冯道,却在这一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。他身着朝服,缓缓步入大殿,面对满朝文武,突然高声宣布赵匡胤为真龙天子,天命所归。

话音未落,大殿内一片哗然,紧接着,几道黑影闪过,几名忠于后周的武将试图阻止,却被冯道身后的亲信瞬间制服。

在一片混乱中,幼帝柴宗训被强行带出大殿,悲惨地倒在了血泊之中,帝国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写。

严浩的动作迅疾如电,他的剑光一闪,冯道的身形便僵直地倒下,血花四溅,染红了周遭的空气。

士兵们的喧哗在那一刻凝固,只余下兵器落地的沉闷回响,以及众人急促的喘息声。他目光冷冽,环视四周,那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镇住了躁动的局面。

另一边,赵匡胤的败退显得尤为狼狈,他策马狂奔,身后是紧追不舍的叛军。他的心中充满了困惑与不甘,几天前还沉浸在部下们拥立他为帝的喜悦中,转眼间,这些曾经誓死效忠的面孔就变得狰狞可怖,刀刃闪着寒光,直指他的要害。

赵匡胤嘶吼着,试图唤醒他们的忠诚,却只换来更猛烈的攻击。赵匡胤的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,赵匡胤不明白。

更令赵匡胤心碎的是,当视线掠过战场,他竟看到了自己的亲弟弟赵匡义,手持利刃,正向一名落单的赵军士兵砍去。

那士兵的头颅滚落,赵匡胤认出了那是自己麾下的心腹。赵匡义的脸上没有丝毫犹豫与不忍,反而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决绝,将那颗血淋淋的人头高高举起,如同胜利的旗帜,向严浩示忠。

这一幕,如同利刃直刺赵匡胤的心脏,让他几乎窒息。

时间流转至数月之后,严浩的声望如日中天,他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。在赵匡义的率先表态下,虞、蒋、刘、吴、薛、黎、刘、郭等几大家族纷纷站队,他们的支持如同坚不可摧的基石,为严浩的登基之路铺平了道路。

随着赵匡胤被赵匡义所杀,严浩留下了赵匡胤剩余的一个儿子和女儿,用来牵制赵匡义,很快筹备登基的消息像野火般迅速蔓延,整个皇城内外都笼罩在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中。

严浩的府邸灯火通明,夜以继日地忙碌着,筹备着年底那场盛大的登基大典。

严浩在开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,时年三十七岁。那日,天空如洗过的墨玉,繁星点点,仿佛预示着不凡。

崇元殿内烛火通明,金碧辉煌,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的浓郁气息。大殿正中的龙椅上,镶嵌着无数宝石,闪烁着摄人的光芒,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它的主人。

随着礼部尚书一声冗长的“吉时已到”,鼓乐齐鸣,震耳欲聋。

数百名身着华丽朝服的文武百官,手持笏板,整齐划一地跪拜在地,山呼万岁之声,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,震撼人心。

严浩身着龙袍,头戴皇冠,步伐稳健地步入大殿,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威严。他的眼神锐利如鹰,扫视全场,令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头,心生敬畏。

严浩缓缓登上龙椅,端坐其上,那一刻,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。

严浩举起手中的玉圭,声音洪亮而坚定:“自今日起,朕即为大宋之主,愿与天下苍生共谋福祉,共创盛世!”

言罢,他将玉圭重重地摔在地上,那清脆的声响,如同惊雷一般,在每个人心中炸响。严浩遂以宋为国号,仍定都开封,改元“神威”,史称“宋朝”。

为了彰显新朝的威严与神秘,他还特地命人铸造了一枚巨大的玉玺,上面刻有“神威大宋”四个大字,笔力遒劲,气势磅礴。

同时,因为严浩尊道~教和法~家,这个时代也被后人称为玄宋。

册封大典紧随其后,气氛更加热烈而庄重。严浩封虞彤彤为皇后,她身着华丽的凤冠霞帔,端庄大方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蒋昕妍被封为贤贵妃,她聪明伶俐,才情出众;董佳妮被封为良贵妃,她温婉贤淑,深受严浩喜爱。

刘星辰被封为淑贵妃,她容貌绝美,宛如天仙下凡;吴玥子被封为德贵妃,她品德高尚,深受后宫敬仰。

薛子祺被封为武妃,她武艺高强,英姿飒爽;黎沐乔被封为文妃,她才思敏捷,出口成章。

而刘小喵被封为双妃,她活泼可爱,俏皮灵动;郭小铭被封为全妃,她性格温婉,善解人意。

册封仪式上,每一位嫔妃都身着华美的服饰,头戴璀璨的珠宝,她们或端庄、或妩媚、或灵动、或温婉,各自展现着不同的风采。

严浩一一为她们戴上象征着尊贵地位的头冠,并亲手将册封诏书交到她们手中。

那一刻,整个后宫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与祥和之中,仿佛预示着大宋王朝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。

严浩建立玄宋之后,国家初定,但局势依旧动荡不安。因李筠忠于已逝的后周,竟在府中悬挂郭威画像,日日祭拜,誓死不复臣服于玄宋。

闾丘仲卿,这位智谋深远的谋士,曾多次进言,劝李筠顺应时势,归顺新朝,以保百姓安宁。

然而,李筠不听,反而暗中勾结北汉的李重进,密谋叛乱。

消息如暗夜中的流火,迅速在朝野间蔓延,令人心神不宁。严浩得知此事后,眉头紧锁,眼中闪烁着坚毅与决然。他深知,这场叛乱若不及时平定,必将引发更大的动荡,国家的前途将陷入无尽的黑暗。

于是,严浩迅速调集大军,兵分两路,一路由自己亲自率领,直指李筠的老巢;另一路则由得力干将率领,讨伐李重进。两军如猛虎下山,势不可挡。

战场上,战鼓雷动,喊杀声震天。严浩与李筠的军队在苍茫大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。箭矢如雨,刀光剑影,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消逝。

严浩身披重甲,手持长枪,冲锋在前,所到之处,敌人纷纷败退。而李筠也不甘示弱,亲自上阵,与严浩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。

然而,正义终会战胜邪恶。经过数日的激战,李筠的军队渐渐不支,败象已露。李筠眼见大势已去,心灰意冷之下,竟放火烧毁了自己的营寨,意图与严浩同归于尽。

但严浩机智过人,早已料到李筠会有此举,及时率部撤离,幸免于难。而李筠则在熊熊大火中,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。

与此同时,另一路大军也传来了捷报。严浩的部将凭借出色的指挥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,成功平定了李重进的叛乱。

在相继平定这两场叛乱后,严浩深知国家仍需努力。他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,百姓生活困苦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。

于是,严浩加强中~央~集~权,改革军制,提升军队战斗力;同时,大力发展生产,减轻百姓负担,巩固统治基础。

严浩经过两年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诸方面的精心准备,严浩终于确定了“先南后北、先易后难”的战略决策。

严浩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,只有通过战争,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统一的局面,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。

而这场统一之战的号角,已经悄然吹响,很快南征第一战,割据在江陵的南平王高继冲投降宋朝。

严浩在雷霆万钧之势下消灭了高继冲的残余势力后,他的目光如炬,迅速锁定了荆湖这片战略要地。

严浩深知,一旦占领荆、湖,便能如同利剑出鞘,割裂江南诸国的联系,为后续的各个击破创造绝佳的条件。

严浩一声令下,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荆湖之地。武平军虽拼死抵抗,但在严浩铁骑的践踏下,显得如此脆弱。

战场上,战鼓雷动,喊杀声震天,严浩亲率精锐,冲锋在前,所到之处,敌人纷纷溃散。

张文表,这位武平军的将领,曾是荆湖地区的守护者,此刻却成了严浩大军刀下的亡魂。他的鲜血染红了战袍,也预示着宋朝即将拿下荆州这一重要的战略支点。

随着荆州城门的轰然倒塌,宋朝的旗帜在城楼上高高飘扬。

严浩站在城楼上,俯瞰着这片刚刚被征服的土地,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。但他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,而是立刻开始部署兵力,守卫西、北边境。

严浩知道,辽朝和北汉虎视眈眈,随时可能趁虚而入,南掠中原。

与此同时,严浩的目光再次转向南方,荆、湖已经成为他统一战争的突破口。他挥师南下,大军所过之处,无不望风而逃。

严浩的军队如同秋风扫落叶般,席卷江南诸国。他深知,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,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。

在严浩的指挥下,宋朝的军队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,不断地向前推进。每一次战役,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较量,每一次胜利,都凝聚着无数将士的血汗和牺牲。

但严浩坚信,只要他们能够坚持下去,最终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~族的复~兴。

此刻的荆湖之地,已经成为了一片焦土,但严浩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和期待。他知道,这场统一战争才刚刚开始,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。

从此,玄宋军西逼后蜀,东胁南唐,南可直取南汉,战略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。

玄宋平荆州之后,未及喘息,即刻厉兵秣马,部署攻蜀大计。

后蜀皇帝孟昶,惊闻宋军压境,脸色骤变,眼中闪过一抹决绝。他深知川陕之地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遂紧急召集将领,誓要以山川之固,阻宋军之锋。

与此同时,孟昶秘密遣使,快马加鞭,北上联络北汉,意图联手抗宋,共谋大业。

严浩,这位玄宋的开国皇帝,早已将蜀军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。

严浩眉头紧锁,目光如炬,迅速分析着蜀军的兵力部署,心中已有计较。随着一声令下,宋军如猛虎下山,分兵两路,誓要将后蜀之地,一举拿下。

神威二年,春意正浓,万物复苏,而战场之上,却是杀机四伏。

西路大军,由王全斌挂帅,担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,其副手乃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,二人皆是身经百战,威名赫赫。他们麾下步骑三万,如黑云压境,自凤州而出,沿着嘉陵江蜿蜒南下。

沿途,战鼓雷动,马蹄声碎,尘土飞扬,宋军将士士气如虹,誓要饮马成都。

而东路,则是由皇后虞彤彤与武妃薛子祺亲自率军,两女将英姿飒爽,巾帼不让须眉。

她们统率步骑两万,自归州启程,沿江而上,直指蜀地心脏。

两路大军,一北一南,如同两把锋利的双刃剑,直插蜀地腹地。

沿途,宋军所过之处,百姓惊慌失措,蜀军则严阵以待,双方摩擦不断,小规模战斗时有发生。

神威二年十月,两路大军犹如两把锋利的双刃剑,分进合击,誓要将后蜀的心脏~成~都,一举拿下。

约定的日期如黑云压境般逼近,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。后蜀皇帝孟昶,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,他深知这一战的胜负关乎国家的存亡。

绝望之中,孟昶想起了新朝末年成汉白帝公孙氏那惊世骇俗的刺杀之策,他决定孤注一掷,效仿先人,企图以暗杀扭转战局。

——未完待续——

最新小说: 十二城烟火 逆世乾坤梦 圣魔灵血 命斗神 创仙代 超神宿舍 两色弈 灵传承 金河战记 灵素契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