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霆文盯着她的背影,呼吸都变得粗重。
他握紧了拳头,额角浮现出青筋。
他的目光从楼琦云的肩膀一路滑到她的脚跟。
可就在这时,琴声猛地一变,节奏陡然激烈。
她没有换曲。
所有人都愣住了,连空气都似乎凝固了一瞬。
情绪被拉到顶点,又骤然停止。
最后一个重音落下后,她停住动作,琴弓悬在半空。
楼琦云起身。
“剩下的部分,我想只弹给吴少一个人听。”
然后转身朝门外走去。
吴海峰心头一热,几乎是本能地跟了上去。
他脚步急促,呼吸微微加重。
走廊的灯光有些昏暗,照在前方那个纤细的身影上。
两人离开。
楼琦云走在前头,步伐不快不慢。
既没有回头,也没有说话。
她的手指紧紧攥着包带,指节微微泛白。
吴海峰隔着几步距离跟着。
拐过楼梯转角时,楼听澜脚步略顿了一下。
两人就这样沉默地穿过大厅侧门。
走入了庭院的夜色中。
楼听澜刚想偷偷溜走,却被一声冷喝钉在原地。
她的左脚刚迈出半步,膝盖还弯着。
脊背瞬间绷紧,心跳猛地加快,耳边嗡嗡作响。
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,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耳垂。
“是不是你故意让她迟到的?”
楼霆文的声音不高。
他坐在主位上,双手撑在扶手上,身体前倾。
桌上那支未点燃的香还冒着细烟。
楼霆文脸色铁青,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怒意。
茶杯被他一掌扫落在地,碎瓷片溅到楼听澜的鞋尖前。
他没有看那碎片,也没有再说话,只是用眼神压迫着她。
厅内其他佣人早已退下。
只剩他们父女两人。
楼听澜睁大了双眼。
“真的不是我!”
“我下去的时候她已经在车里了,我还问她要不要帮忙拿包,她说不用……”
她明明是掐着时间下去的啊……
当时她还松了口气,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。
话还没说完,她突然反应过来,自己被楼琦云坑了!
她信了,所以才特意提早行动,结果反倒成了替罪羊。
楼霆文一言不发,手指一指面前那块空地。
“给我跪下!”
他双目如刀,没有一丝动摇。
楼听澜咬住下唇,嘴唇发白。
她的裙子擦过地面,发出细微的摩擦声。
说完,他从花瓶里抽出一支玫瑰。
花枝很长,顶端还带着几片枯叶。
花瓣是深红色的,在灯光下显得有些发暗。
他抓得极紧。
楼听澜浑身发抖。
她刚抬头,察觉到对方的动作,脸色瞬间煞白。
可她不敢动,父亲的命令比疼痛更让她恐惧。
楼霆文一把攥住玫瑰的花枝,抬手就是一抽。
花枝上的刺刮过她的手臂,留下几道红痕。
楼听澜猛地咬住嘴唇,发出一声短促的闷哼。
那花枝上的刺根本没剪,直接抽在了她裸露的手臂上。
迈巴赫飞驰在高速路上。
车里,厉翎川正低头盯着笔记本,快速敲击键盘。
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加密通讯和地图坐标。
他的眉头紧锁,手指在触控板上来回滑动,调出一组又一组数据。
空调开得很低,但他额角仍有汗珠滑落。
南逸戴着耳机,耳朵贴着监听设备,一动不动。
耳机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电流声。
突然,他猛地扭头,表情古怪,轻咳了几声。
他摘下一只耳机,犹豫了一下,还是转向厉翎川。
“老大,已经和吴海峰碰上了,听说聊得挺热乎,这会儿正独处呢……”
他说完就迅速重新戴上耳机,假装继续监听。
厉翎川瞬间火冒三丈:“她敢?!”
他猛地合上笔记本。
脸色骤然阴沉,手指用力掐进掌心。
昨晚从楼家离开时,他还信誓旦旦地答应要盯紧她。
结果临到头,却收到和“计划”有关的消息。
这计划说白了,就是铲除厉家的内鬼。
整个行动由厉家高层秘密部署。
所有参与人员都被严格审查,确保信息不再外泄。
行动代号为“狐影”,旨在通过技术追踪与情报排查,找出内部泄密者。
一旦确认内鬼身份,立刻采取隔离控制措施,防止进一步损失。
厉家主攻高智能人工智能领域,被上面看中后,正秘密研发一批仿生机器人。
一旦投入使用,将在特殊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所有核心资料都存储在独立服务器中,物理隔离网络,防止外部入侵。
可谁也没想到,同样的程序竟然流了出去。
怀疑是机密泄露,这才启动了清扫行动,追查源头。
技术部门比对后发现,外泄版本与内部开发版本存在高度一致性。
数据包的加密特征与厉家独有的签名算法匹配。
这说明泄密点就在项目组内部。
调查组已经锁定三个可疑节点,正在逐一排查。
昨晚线索直指另一家做AI的巨头——吴家。
通讯记录显示,某次深夜数据传输中,IP跳转终点为吴家旗下的测试中心。
尽管路径经过多重伪装,但时间点与程序模块缺失完全吻合。
再加上近期吴家突然加速同类产品研发,动作异常。
种种迹象表明,他们极可能已经获取了核心技术。
厉翎川冷笑两声。
他坐在主控室中央,面前屏幕滚动着最新情报摘要。
任何背叛者,无论身份如何,都必须付出代价。
“吴家?你的死期到了。”
南逸尴尬地笑了笑。
“您以前不是认识吴海峰吗?两个人都看上同个女人,这不正好说明您眼光特别准?”
他原本想缓和气氛,结果话刚出口就意识到说错了。
厉翎川最厌恶别人提那段往事。
尤其是牵扯到楼琦云的名字。
市面上搞高智能AI的企业本就没几家。
全国范围内拥有自主神经网络架构研发能力的公司不足五家。
其中具备军用级系统集成资质的,只有厉家和吴家两家。
他们在政策扶持、人才储备和资金投入上都处于领先地位。
每一次招标,几乎都由他们两家最终竞标。
过去三年,他们共同承担了七项国家重点AI项目。
虽为竞争对手,但在公开场合仍维持表面合作。
私下里,技术窃取、挖角核心团队的事件屡见不鲜。
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商业范畴,演变为家族之间的全面对抗。
但凡有项目招标,几乎都是他们俩争。
评分标准越是模糊,斗争就越激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