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实验楼夜班的惊吓和图书馆乌龙的轻松交替进行,林毅的大学生活仿佛被割裂成两个世界。白天是汗流浃背的军训、对汉语言专业课的期待(尤其是赵教授的《古代文献学》),以及与王刚、陈明他们插科打诨的短暂轻松;夜晚则是提心吊胆的巡逻、对黑暗中未知声响的警惕,以及…对那个黄裙背影的难以释怀。
苏晓借给他的那两本厚书成了他的新宝贝。训练间隙、晚上回到凶宅后,他都会如饥似渴地翻阅。特别是那本《江南民间巫祝杂录》,里面记载的许多乡野流传的安魂、净宅、甚至低阶超度的土办法和口诀,虽然大多语焉不详、真假难辨,却给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“地缚灵…执念未消…需解其心结或诵往生咒助其解脱…”林毅看着书上模糊的描述,再回想旧实验楼那阴冷的环境和黄裙学姐模糊的身影,心中渐渐有了个模糊的计划。她似乎并无主动伤人之意,更像是一个被困住的可怜人。或许…可以试试?
他把这个想法跟李老师提了提(隐去了自己能看到灵体的事实,只说自己查资料觉得可以试试安抚)。李老师愁苦的脸上没什么表情,只是沉默地抽了根烟,最后沙哑地说:“试试也行。但别勉强,不行就撤。工具房里有老辈人留下的香烛纸钱,你自己拿。”
有了李老师这不算支持的支持,林毅胆子大了些。他特意选了一个月明星稀、相对“平静”的夜晚,提前结束了一楼的巡逻。他拿着从工具房翻出来的、落满灰尘的半包线香和一小叠粗糙的黄纸钱(质量远比不上玄云子的货),又揣上那本《巫祝杂录》,深吸一口气,走向一楼走廊尽头那间虚掩的废弃储藏室。
月光透过破窗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储藏室里依旧灰尘遍布。林毅站在门口,没有立刻进去。他闭上眼,尝试调动丹田的气旋,将微弱的暖流导向双眼和双耳,再次施展那半生不熟的“明目聪耳”。
视野似乎清晰了一些,耳朵也捕捉到更多细微的声响——风声、虫鸣…还有,储藏室角落里,一丝极其微弱、如同叹息般的能量波动。
林毅睁开眼,目光锁定那个角落。他点燃三支线香,插在门口地面的灰尘里(没香炉,凑合了)。青烟袅袅升起,带着劣质香料的刺鼻气味,勉强冲淡了室内的霉味。
他翻开《巫祝杂录》,找到一篇记载相对完整的“安魂往生简咒”,据说是融合了佛道两家的土办法。他清了清嗓子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庄重,开始磕磕绊绊地念诵:
“尘归尘,土归土…魂兮魄兮,莫再流连…前尘往事,皆是云烟…放下执念,早登极乐…呃…往生净土…阿弥陀佛…无量天尊…”他念得颠三倒四,把自己能想到的相关词儿都往里塞,毫无韵律可言,紧张得手心冒汗。
念完一遍,储藏室内毫无反应,只有线香在静静燃烧。林毅有点泄气,感觉自己像个傻子。就在他准备放弃时,丹田处那微弱的气旋似乎感应到什么,极其轻微地跳动了一下。
林毅福至心灵!他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字句,而是闭上眼,集中全部精神,用意念去感受那个角落的能量波动。他不再想着“驱散”或“超度”,而是传递一种纯粹的、温和的意念——一种“理解”和“祝福”。
他回忆着书里提到的“以自身一点清净心引渡”,努力将自己因为气旋而比常人更凝聚、更平和的精神力,如同细丝般,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个角落,同时口中低声呢喃,用最朴实的语言:
“学姐…不管你是谁,发生过什么…都过去了。这里又黑又冷,别待着了…该走了…去有光的地方吧…”
没有金光,没有异象。就在林毅的精神力触碰到那丝冰冷波动的瞬间,他仿佛“听”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、带着迷茫和一丝释然的叹息声。
紧接着,储藏室角落的空气,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,极其轻微地荡漾了一下。月光下,一个极其淡薄、几乎无法辨认的淡黄色身影,如同水中的倒影般,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。没有五官,没有转身,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。
下一秒,那身影如同被风吹散的薄雾,无声无息地彻底消散了。角落里的能量波动也归于平静,连带着整个储藏室那股挥之不去的阴冷感,似乎都淡去了许多。
成功了?林毅有些不敢相信。他等了几分钟,储藏室再无任何异常。他长舒一口气,感觉像是卸下了一块大石头。虽然过程和他想象中念咒发光完全不同,但这种更“温和”的方式,似乎反而有效?而且…消耗极小!
他拔掉燃尽的线香,将剩下的纸钱在门口烧了(聊表心意),心情复杂地离开了储藏室。这算不算他第一次靠自己的理解和微末道行,成功解决了一个灵异事件?
解决掉黄裙学姐这个心头隐患,林毅感觉连旧实验楼的夜班都轻松了不少。虽然偶尔还是会听到点怪声,但那种如芒在背的阴冷感消失了。李老师依旧愁眉苦脸,但看林毅的眼神似乎多了点不易察觉的…认可?工资也按时发放。
军训进入了尾声。最后的汇报表演上,林毅所在的方阵步伐整齐,口号嘹亮。他站在队列中,感受着阳光、汗水、以及和身边同学一起完成一件事的集体荣誉感。当教官宣布军训结束,操场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时,林毅也忍不住跟着笑了出来,一种久违的、属于青春的纯粹快乐涌上心头。
“林毅!行啊!标兵没选上你真是亏了!”王刚用力拍着他的肩膀,嗓门洪亮。
“就是,站得跟钉子似的!”张薇也笑着附和。
陈明推了推眼镜:“晚上班级聚餐,AA,来不来?”
“来!”林毅毫不犹豫地答应。兜里有钱了(夜班工资+“清理”费),这种融入集体的机会,他不想错过。
聚餐在学校后门的小餐馆,热闹而嘈杂。啤酒杯碰撞,笑语喧哗。林毅虽然话不多,但听着王刚吹牛,张薇八卦,陈明讲冷笑话,感受着这份平凡的烟火气,心里暖洋洋的。他第一次觉得,自己好像真的成为了这个名为“大学”的地方的一部分。
正式开课的第一天,林毅早早来到教室,抢占了前排的位置。当头发花白的赵教授夹着厚厚的讲义走上讲台,开始讲授《古代文献学》绪论时,林毅听得格外专注。赵教授博学而风趣,引经据典,将枯燥的文献知识讲得深入浅出。当讲到某些地方志中记载的“奇闻异事”可能与当时民众的认知局限或隐喻表达有关时,林毅更是竖起了耳朵,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,与自己最近的经历和苏晓借给他的书相互印证,收获巨大。
课间,他抱着书走向图书馆古籍修复室。苏晓依旧埋首在纸堆里,旁边还是那个红烧牛肉面桶。
“苏学姐,书还你。太感谢了!帮了大忙!”林毅将两本书小心地放在她桌上。
苏晓抬起头,黑框眼镜滑到鼻尖,看了看书,又看了看林毅:“这么快看完了?有收获?”
“嗯!收获很大!特别是《巫祝杂录》里的一些土办法…”林毅斟酌着词句,“让我对…嗯…一些民俗现象的理解更深了。”
苏晓挑了挑眉,没追问,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更旧、封面磨损严重的手抄线装本递过来:“喏,这个也给你。是我导师以前在西南一个寨子里收来的,里面有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和口诀,跟《杂录》里的风格不太一样,看着更…原始点。当课外读物吧,别太当真。”她语气随意,但眼神里带着点分享秘密的小得意。
林毅接过那本散发着陈旧气息的手抄本,入手微沉,感觉纸张都带着一种奇异的韧性。他心中狂喜!这绝对是意外之喜!苏学姐简直就是他的知识宝库!
“谢谢学姐!下次抓‘老鼠’一定叫上你!”林毅由衷地感谢。
“噗!滚!”苏晓笑骂,扔过来一块橡皮擦。
抱着新收获的“秘籍”,走出图书馆。傍晚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林毅抬头望向天空,天高云淡。
凶宅暂时安宁(镜子裂痕还在,但没动静),夜班工作步入正轨(虽然钱不多但稳定),学业顺利开启(找到了方向),有了能聊几句的朋友(王刚他们),还认识了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学霸学姐(知识外挂)…虽然丹田的气旋依旧微弱,虽然周凯的隐患、厉鬼的标记、九处的阴影、韩先生的邀约都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…
但此刻,林毅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、踏实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他握紧了拳头。力量,知识,金钱,朋友…他都要一步步去争取。他要在这看似平静的校园里,为自己,也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“存在”(比如黄裙学姐),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路还很长,荆棘密布。但前方,似乎已经有了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