床上的人一醒来,就发现床前围着一圈的人,一个年轻的姑娘,长了一张显小的圆脸,秀气姝丽,一双乌黑透亮的大眼睛,旁面还跟着五个年纪层次的小孩,最大的也就十四五岁,最小的不过八岁。
容音环顾四周发现是一家农户,自己身上的衣服应该是被他们换过了,有着类似的布丁。
“这是哪?你们是谁?”
“这是赵家村,我们是救你的人,怎么样好点没?”
苏云儿打量起这个男人,虽说是刚刚大病初愈,脸色是苍白了一点,但奈何五官实在是优越,跟个爱豆一样,就算是穿着粗布麻衣,但他这气质,还以为是什么某大牌突发奇想的高定衣服呢。
苏云儿在内心不主动称赞他的外貌。
“感谢姑娘相救,但在下容音,不知姑娘如何称呼。”
“我姓苏,名云儿你叫我苏云儿就好。”
苏云儿还等着他接着往下说呢,就只说个名字?不会是失忆了吧?
“你还记得自己是谁吗?什么身份,为什么昏倒在山上?”
看着面前一脸呆滞的容音,苏云儿默默的翻了个白眼,这熟悉的套路。
“不记得就算了,我猜你暂时也没地去,你要是打算住在我们家,你就得干活,我们家可不养闲人。”
容音点点头。
“行了时候不早了,洗好澡的就去睡觉吧。”
苏云儿带着大丫和二丫去洗澡了,老大他们洗完澡就合衣睡下了,容音见状又躺下了。
一觉无梦。
苏云儿一家早早的起床洗漱,容音见状也爬起来跟着洗漱。
容音身体还没恢复好,就和二丫在家里洗衣服和做午饭。
老大他们则是去地里,快到水稻成熟的季节,他们会格外的忙。
苏云儿则打算带着大丫去镇上拜师学医,她想既然大丫有这方面的目标,她这个当娘的肯定得支持。
苏云儿和二丫两个人去上次的医师家,还带上了之前挖的地瓜,当作是束修礼。
走了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,一座简单的茅草屋,里面摆满了各种晒草药的架子,赵老先生正在摆弄着他的草药。
“赵医师,忙吗?”
赵医师抬头迷路迷眼睛看清楚了来人,
“奥,是苏家媳妇啊,怎么了?那个人是有什么问题了吗?”
苏云儿带着大丫走进小院,把手里的红薯递给了赵医师。
“他没大碍了,已经能下地了,今天来就是想求您一件事儿。”
苏云儿见赵医师没收下红薯就先放在了地上,把身后的大丫拉了出来。
“就是我们家这丫头想跟您学医,家伙都说这方圆百里就赵医师的医术最高明,我们想着既然要学,肯定要跟着最好的师傅学。”
赵医师显然对这种程度恭维的话不感兴趣,低头继续摆弄着药草,也不接话。
场面一度有些尴尬,苏云儿也是个死心眼,向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。
“赵医师,我们大丫是真的想学医,她是个能吃苦的孩子,而且她还有颗善心,我相信她一定能学好的。”
苏云儿帮着赵医师一起挑选草药,
赵医师撇了一眼站在原地等待的大丫,
“女孩子家家的学这个干什么?还不如找个好人家嫁了,哪里需要吃这些苦。”
“女孩为什么不能学医,嫁人不是唯一的出路,我想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,老师您这个理由我不接受。”
大丫听到赵医师的话之后,忍不住的就反驳了。
“你倒是个有主意的,学医不是这么简单的,要是出了一丁点差错,轻则加重病情,重则直接让人丧命,你到时候就不再是治病救人的圣人菩萨,而是杀人的刽子手。”
大丫听后直接跪在地上,对着赵医师磕了三个响头。
“赵医师,我定会严格要求自己,绝不做糊涂害人的医师,求您收我做徒弟吧。”
说到最后大丫又补了两个,额头瞬间就红了一大片,上面还粘着泥土。
苏云儿看着有些心疼,但她清楚她要是不表决心,赵医师是不会收她的。
赵医师看着跪的腰背笔直的大丫,最终还是心软答应了。
“起来吧,以后每日天不亮,你就得跟着我上山采草药,你要是有一日偷懒,就不要再来了。”
大丫听到喜极而泣,连忙道谢,
“谢谢师傅,谢谢师傅,我必当日日早起,跟着师傅好好学。”
“你以后就不要再叫大丫了,我作为你的师傅给你重新取一个吧。”
赵医师盯着面前的大丫沉思了一会儿,
“你以后就叫岁兰,它是一种极为顽强的草药,我希望你也能像岁兰一样顽强不屈。”
岁兰整理衣服恭恭敬敬地给赵医师鞠了一躬,
“谢师傅此名。”
苏云儿看着岁兰开心的样子,心里头不禁也感到很欢愉。
最后苏云儿和岁兰两人拜别了赵医师,回家去了。
回到家之后,只见容音挽起袖子正在灶台前翻炒着什么,阳光洒在他的侧脸上,使他的五官看起来都柔和了不少,果然连光都格外偏爱好看的人。
“回来了,快来吃饭吧。”
容音看到苏云儿两人之后立刻热情的招呼着,越走近越能闻到那股香甜的味道。
容音将红薯蒸熟后,捣碎加入淀粉做成了红薯饼,又用油煎制两面金黄,旁边的二丫馋得直围着灶台转。
容音用手撕下一小块递给了苏云儿,那模样就像是一只求主人夸奖的小狗。
“尝尝怎么样?”
苏云儿接过那块红薯饼送进嘴里,细细的咀嚼起来,红薯本身就自带的甜味,加上酥脆的表皮,吃一口简直是又香又甜,让人回味无穷。
“好好吃,容音你手艺可真不赖。”
苏云儿毫不吝啬的夸奖,容音听到表扬后,笑的眉眼弯弯。
苏云儿被容音这样看着都有点害羞了,心扑通扑通直跳。
苏云儿想:这个笑容也太犯规了吧,他怎么笑起来更好看了。
太阳下山了,老大他们也都回来了,老二看到桌上的油饼,激动的两眼放光,一个人就吃了一大块。
吃饱喝足之后,苏云儿看着容音这斯斯文文的样子觉得他肯定读过不少的书,不管在什么年代,读书总是最容易帮助人跨越阶级的工具。
于是一个想法在她脑海里诞生了。